【類別:】 學佛行儀 【篇名:】 《人行道 聖嚴法師》04 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-不受無謂的損害

人行道 聖嚴法師著

第二篇 十字街頭好參禪 - 不受無謂的損害

  
  我在美國的東初禪寺曾經遇到一個案例,一位離婚獨居的美國牙醫到中國大陸旅行時,遇到一位計程車司機,那位司機很希望自己十四、五歲的女兒能到國外受 教育,自己又負擔不起,牙醫於是答應認養那名女孩;女孩跟牙醫到了美國,的確如願得到很好的教育機會,可是沒過多久,她跑到東初禪寺求救,因為養父對她性 騷擾已長達半年。東初禪寺雖然也是一個社會團體的組織,但我們卻不能隨便收容逃家的青少年,還是得依照法律的規定,處理這種狀況,聯絡美國的青少年服務機 構,讓機構的人出面保護她;之後,還對她做定期的追踪關心和輔導。
  
  我常常提醒大家,要援助別人,不能僅僅靠著滿腔熱血往前衝,很多事情還是得考慮清楚。尤其在法治社會裡,沒有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,個人或團體都不得隨 意收容兒童,否則就觸犯法律了。我們一般人能為這些受害兒童做什麼呢?第一,資助類似服務機構,讓每一個需要保護的兒童都有避難所;第二,呼籲大家關切這 個問題。
  
  所以,除了考慮自己的能力和適法性,自己的安全也該考慮。過去,曾有一位熱心的女性義工,把家裡的住址和電話告訴一個男性案主,結果卻遭到對方強暴。捨己助人的精神固然可敬,可是並不是明智的作法。
  
  也有人問,過馬路的時候,看到一個步履蹣跚、又臭又髒的流浪漢,該不該上前扶他一把?如果你是一位女士,可能要三思。
  
  還有一種情況是,你撐著一把傘走在滂沱大雨中,看到一個路人被雨淋得全身濕透了,要不要請他跟你一起遮雨?如果對方是一個壯漢,而你是一個妙齡小姐, 你的舉動很可能會讓他誤會;如果對方是老弱婦孺,那倒無妨。不過,如果你的傘很小,自己撐著都不足以擋住大雨,又如何能助人呢?所以,為自己考慮,倒不見 得是出於私心,而是衡量情勢,不受無謂的損害。




恆順眾生
  
  「恆順眾生」是普賢菩薩十大願之一。要做到這一層,說難,的確很難,但是說容易,其實也很容易。怎麼說呢?所謂「眾生」,泛指所有人類,甚至宇宙之內 的一切眾生,我們平常人,如何能「恆順一切眾生」?萬丈高樓平地起,在我們身邊的親人、朋友、同事、長官、部屬……等等人際關係當中,若能時時設身處地, 為他們真正的需要做打算,那也就是「恆順眾生」了。
  
  從字面上來看,很多人會誤把「隨波逐流」當作「恆順眾生」。有一位本來十分用功的居士,有一陣子突然消失不見,後來我遇見他,他告訴我,為了接引幾位 朋友來學佛,先要讓對方解除對學佛者的刻板印象,認為佛弟子都是道貌岸然的老古板,所以他得刻意跟他們在一起花天酒地、吃喝玩樂;我問他:「這麼久了,他 們開始學佛了嗎?」他說:「還沒有,不過,我相信快了!」結果過了很久,不但沒見到他的朋友出現,連他也不見了。
  
  所以,恆順眾生,不是順應對方的「想要」,而是基於當前的處境,做未雨綢繆的考量,順應對方真正的「需要」。比如說,一個有寫作天分的孩子,我們應該 培養他、鼓勵他、提拔他,為他聚集更多資源,促成他的成功,而不是在他偷懶倦怠的時候,跟他一起偷懶倦怠。不過,這也絕對不是一廂情願的以愛心為名,行傷 害、強制別人之實,就像很多父母、或自以為是的人士所做的那樣。
  
  因此,一個有智慧的人,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,在過與不及之間,恰到好處。這樣,不論是雪中送炭,助人度過困厄,或是錦上添花,鼓勵人發起願心,在成功的基礎上再接再勵,更進一步,都是日常生活中,舉手之勞就可以做得到的。





現代人的修養工夫
  
  佛法認為心靜可以產生智慧,可是當生活不順利,不論是事業、家庭、學業、感情……,需要運用智慧來處理問題時,才發現自己根本沒辦法將心安定下來,更遑論發揮智慧了!
  
  通常人在非常忙碌的情況下,連心裡也是非常忙碌,心很難安定下來,這時候便需要一些修養的工夫。如果沒有一點修養的工夫,在平常沒有困擾時,也許還能夠保持安定,一旦面臨個人或事業上棘手的問題時,難保不會心生煩惱、矛盾、痛苦。
  
  所以,不要以為自己太忙,不需要學習一些修養的方法,反而是因為忙,所以更需要修養的工夫。
  
  修養的工夫是什麼?第一就是宗教的信仰,有宗教的信仰至少會有信心,相信自己所做的是為社會、為大眾,是在付出,問心無愧,如果暫時有困擾,只要心平氣和,很快就可以度過,而且相信佛菩薩也會護佑,這就是宗教的信心。
  
  第二就是持誦佛、菩薩聖號,以及打坐。打坐對身心的安定很有幫助,每天只要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,訓練自己隨時隨地把心收回來,如果學會在波動的情況中,也能將心安定下來,那麼處理事情一定不會慌亂,身體也會健康起來。
  
  像我的身體一向不是很好,可是我每天的工作時間很長,處理的事情很多,但我仍然能夠爬山、坐長程的飛機。我之所以能這樣,是因為我經常保持平靜的心,不受外在的情況干擾;雖然不受干擾,但我對外在的情況卻非常清楚,是罵、是讚、是褒、是貶,我皆瞭如指掌。
  
  或許很多人以為出家人一派清閒,沒什麼逆境,其實以我來說,平常衝擊我的問題相當多,但我因為能保持心裡的平和,所以體力消耗不多,只不過經常保持心平氣和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是很難的。
  
  現代人都很忙,但就是因為忙,所以更需要時間閒下來,切勿以為利用時間去打坐、念佛是浪費時間,相反的,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與判斷力,對事情都會用客 觀的立場;否則,一受外界的刺激就失去客觀立場,處理事情的過程將會錯誤百出而不自知。希望大家有機會來參加禪修,接受禪修的方法與訓練。如果我們經常付 出一點時間、一點代價,換得安心、定心的工夫,絕對是值得的。





教育淨人心
  
  曾經有一位師範學院的資深教授告訴我,隨著社會風氣的轉變,現在學校的教育環境,讓很多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感到灰心,所以也影響師範學校畢業生教學的意 願。他很憂心現正就讀師範學院的學生,未來是否能堅守教學崗位,發揮專長?並且該如何讓這些未來的老師都瞭解以教育淨化人心的作法?
  
  教育家看世界總是悲天憫人,處在理想與現實、客觀與主見、自我與環境相對的世間裡,每個人的價值觀、生活背景、成長過程均有所不同,其作法、看法也就 不盡相同。所以要讓這批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明白,他們將會面對形形色色的家長與學生,不能強求全班都是上品的優等生,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事。
  
  做一名教育家應本著可以做到、能做到、該做到的,盡心去做,做不到的事不必強求;盡心盡力呼籲大家認同,可是當他人不認同時亦應無所怨尤。宗教師亦是如此。
  
  釋迦牟尼佛成佛後廣度眾生,地藏菩薩說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。但眾生那麼多,眾生的煩惱也似乎越來越多,可是身為宗教家是永遠不會失望的,只會永無休止地盡其在我。教育學生也應如此,事先要有面對艱難的心,本著理念和理想,能奉獻多少就奉獻多少,能救幾人便救幾人。
  
  有人認為,不乖的小孩由我摸摸頭,祝福一下就能改善。若真的有用,我又何必如此忙碌到處弘法,奔波勞累?只要坐著專門摸頭即可。也有人問說:「社會風 氣不是很好,是否可由高階層的政治領袖們帶頭改良風氣?」我說:「是的,所謂『上行下效』是有可能的,但也不是絕對有用。」因為有許多事,不是少數高階層 人士所能夠解決的。
  
  佛法說「共業」,即是要結合大家共同的力量,希望社會大眾養成共識,但是共識的養成也不能一廂情願,不見得人人都會來響應。也有人說,大家來信佛就會 國泰民安、世界和平,事實並非如此單純。畢竟人類的問題,並非完全是客觀的,尚有個人主觀的因素存在。因此,用教育的確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改變,但是要想 完全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則是奢求。所以,能救多少算多少,反而是更積極務實的作法。





教育與禪修
  
  社會變遷下,青少年涉及暴力的事件越來越多,犯罪率也日益增加,有許多老師或教育人員,在處理暴力事件的過程中,常常有很深的挫折感與無奈感。
  
  法鼓山有許多從事教職的信眾,他們也常常問我說:「師父,怎麼辦啊!有沒有什麼立竿見影的辦法,可以改善這種情況?」他們都希望將禪坐推廣到校園,用以導正學生的某些偏差行為,甚至把佛法應用到教學上,協助學校教育發揮最大的功效。
  
  我有二句話:「用慈悲關懷別人,用智慧照顧自己」,用慈悲處理人、對待人;用智慧處理事、對待事。世上沒有壞人,只是會做壞事,站在教育的立場,我們 應有此胸襟才對;用慈悲與智慧來面對今日的社會現象,就不會感到那麼絕望和無奈。而且整個社會是多元化的,社會風氣形成的原因也是錯綜複雜,非學校單方面 所能掌控,亦非一個學校或一個地區可改善。所以更積極的作法應該是:改善社會風氣,創新社會風氣,帶動社會風氣。
  
  首先,從人心、人性來改善,由點漸漸推至全面,由暫時到永久。並且由宗教界及教育工作者本身做起,再帶動家人、工作環境乃至整個社會,漸次擴大。若僅僅是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,只能治標不能治本。
  
  就我所知,現在臺北有幾所高中教學生禪修打坐,效果不錯。但是在推動時,應該先使他在價值觀念上有所體認和釐清,才會有真正的成效,否則只是做做表面工夫,內在心靈上沒有感受,一旦出了校門,所學得的禪修觀念勢必蕩然無存,原有的問題還是會再發生。
  
  教育是一個全面性的工作,需要大家長期來共同推動,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,倒要有百年樹人的心理準備,想要推動禪修也不是只有在禪修時,或親近師父時才做,否則風氣過後又沒有了,終究還是應該靠大家長時間共同的努力。





佛法的政治觀
  
  每當選舉時節來臨之際,許多候選人、助選人都很希望獲得佛教團體的認同或推薦,而關心政治的民眾,往往也爭相瞭解佛教團體的想法與作法。
  
  事實上,不要說佛教徒,凡是人都不能離開政治,政治又可分廣、狹兩義。廣義的政治是指管理眾人之事,即使是管理家務也是政治,凡是有人的地方,均要管理,均有政治,在此前提下,佛教徒當然也需要政治。
  
  狹義的政治是指擔任政府的公職、民意代表等的工作。佛教徒若不參與政治就沒有立足之地,也就沒有表達自己意願的機會,那麼,將會被社會遺忘。所以,我贊成個人參與政治活動的。
  
  但就團體而言,若其性質、宗旨及工作項目,不是以政治為目的而設立的,參加政治運動便很可能會忘了團體設立的原意。就如同我所領導的團體,是以推動「提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」為理念,方向一旦偏差,團體便將面臨危機。
  
  因此,我個人非常珍視政治選舉時的投票權,卻不以我的力量及團體的名義來影響或左右別人。總而言之,我支持個人參與政治,但不希望以我們團體的名義投入政治運動。





禪法的運用
  
  在多次的公開座談會中,常有一些任職於政府機關的貴賓問我,禪法如何能解決社會亂象?政府部門又該如何應用禪的觀念根除社會病態?
  
  事實上這兩個問題就是說,如何用禪的觀點或方法,主動協助社會達成心靈淨化的目的;同時,政府該如何運用禪的方法,落實於民眾的日常生活。
  
  縱觀臺灣各地的教育單位,都曾經與幾個佛教寺院合作舉辦過教師禪修營、青少年禪修營,或是建立中途之家,或是由寺院提供場地來作為修養中心等,輔導問題兒童、學生。可見佛教界以及政府若干有心人士,都已朝這個方向在努力。
  
  不過,目前佛教界正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,人力十分缺乏,要求我們提供服務的地方相當多,可是我們能夠提供的人力服務很有限,老師、人員的訓練都還來不 及。因為禪的修行,一定要自己有所體認,內心上覺得真實受用,才能真正幫助別人。否則,現買現賣非常不可靠,力量也很有限。所以我們是一步一步很實在地在 訓練出家人或在家居士,希望有更多人來指導一般禪修的方法或觀念。
  
  但是未來是不確定的,社會風氣的走向也很難說。例如美國在一九七○年代,高中學校都設有靜坐課,可是到了九○年代,這種現象已經沒有了,原因是當時美 國社會經濟繁榮、生活安定,人們就想追求精神生活;但當經濟蕭條,失業人口增加,對精神生活的追求相對也就褪色了。另外,新加坡在十多年前由政府訓練了很 多教授宗教課程的老師,在中學裡提供宗教常識,包括靜坐的方法和觀念,可是也只有實施了四、五年就停止了。
  
  所以,我雖對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動禪修或淨化心靈,寄予厚望,但是對將來的政策及風氣會如何卻毫無把握,只希望全國有識之士共同努力。






企業中的佛法
  
  在一次與企業家座談的會議上,有一位知名的企業主問我三個問題:1.如何在不違背慈悲的立場下,企業之間仍能保有公平的競爭?2.老闆所賺的錢如何對員工與社會做合理的回饋?3.借貸上運用不順,如何調整心態來面對問題?
  
  這些問題並不難解。我常說:「在商言商,競爭是平常的事」,如果佛教徒說慈悲就是不競爭,那是你自己不成長,相對地別人也不會真正受益;有競爭,社會才能更進步、更繁榮,有對手才會做得更好。
  
  譬如我辦研究所,一個人覺得很孤單,因為沒有對象讓我知道如何改善才能做得更好、更完美,後來有另外一個研究所成立,雖然感覺到相當大的壓力,但是我 卻很高興,因為孤掌難鳴,兩隻手鼓掌就會發出聲音,才更有力量,所以競爭是必要的;但必須是良性的競爭,那對自己、對社會都會有很好的利益,大家都會進 步。如果競爭失敗,表示能力不夠、智慧不夠、專業不夠,應該力求改進。
  
  至於第二個問題,我的回答是,佛教在《善生經》中提到居士的收入,可以分作四份,除了生活所需及儲蓄之外,也有屬於營業及投資用的資本。時至今日,也應該在這當中,酌量取出作為對社會的回饋,包括對三寶的護持與供養,對貧窮人的救濟,及對社會的奉獻。
  
  企業經營如果沒有再投資的資本,事業就不能發展,而且做生意可能會有盈虧,為了調節盈虧,一定要儲蓄,以備盈虧之所需。身為企業經營者除了本身要有這 樣的觀念,也應該告訴員工們,將一部分的錢存下來是為了公司發展,公司發展越穩定,成長越好,相對的員工福利也會增加,員工的職業也越穩定。
  
  而當借貸有問題時,可能就會產生倒帳、倒閉情形,有信譽的商人都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,不過經濟情勢瞬息萬變,很難預測,最穩當的作法還是「投資不要投機」。
  
  投機就是自己沒有資本,買空賣空,一旦出了問題,就倒人家的錢,倒銀行的錢,而銀行的錢就是政府的,或是社會共有的錢,這個罪過很大。所以一名企業家 應該要考慮清楚,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本,最好把聰明才智借給別人用,把企畫獻給需要的人,自己不要冒險經營,那是不妥當的。





得失心與平常心
  
  很多人看了佛經、佛書之後,多少都知道放下得失心的道理,可是,身處企業界,面臨業績及競爭的壓力,便會不知如何調適。
    
  事實上,得失心人人都有,業績不好直接影響收益及老闆的臉色,回到家可能也容易和太太吵架。想要有好的業績,除了體力之外還要加上腦力,而且還要有福德力,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好運、歹運;運氣是無法操之在我的,而且是無法解釋的,或許是過去世帶來的吧。
  
  所以,面對事業的不如意,不如這樣想:走路走久了需要休息,登山時有上坡也有下坡,只要盡了力就好。業績上升固然好,業績下降也不必難過,難過也無濟於事,不如放下得失心,否則一遇到挫折就失去信心,失去往前走的勇氣,未來的路只會越來越辛苦。
  
  如果能夠收放自如,得失自在,好壞不擺在心上,只求自己不斷努力,這樣別人會覺得我們可靠,自己也不會失去信心,無論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都是健康的、正面的。
  
  除了業績得失放不下,利益得失也經常叫人難以釋懷。曾經就有一位企業家告訴我,他經常花了原本不願花的錢,弄得心裡很不痛快。
  
  不願花錢而花得不甘心、花得難過,這只能夠以因果不可思議來說明;另外站在佛教的立場,不妨以「結緣」的心態來面對。有人專門佔別人便宜,有的人是專 門付出的,社會中這樣的情形很多,甚至家庭中也是;如果再進一步想,就是因為社會需要奉獻,我還能夠奉獻,表示我還是有福報的,而且自己的悲心慈心,便也 會因此歷練、成長了。
  
  我有一位皈依弟子也提過類似的問題,我說:「很好啊,就是有錢才能花錢。」他說他是因為沒錢還得花,才覺得窩囊,我問他既已如此,打算怎麼辦,他回答道:「只好盡力想辦法了!」
  
  我告訴他,能夠想辦法的人,實際上雖然沒有得到任何東西,但在努力、經驗、成長上已經受到訓練,這便是最大、最值得的收穫了。





管理中的慈悲
  
  現代人講究自由浪漫,經常一不高興就請假,公司幹部拜託、告誡好像沒什麼效果,即使老闆親自出馬也不見得有用,所以很多企業主就跑來請教我,在人際關係與公司管理兩者之間,該如何拿捏與處理?
  
  這樣的問題連在我們寺院裡也會發生,古代叢林有這麼一句話:「慈悲出禍害,香板出祖師」,香板是用來打人的,師父若不使用香板,都以慈悲對待的話,那麼弟子非但不能夠成器成才,還有可能成為壞人;因此在寺裡,很多人可能只看到菩薩面孔的慈悲,而未看到金剛的怒目。
  
  在管理時,方法及動機是要分開的,管理方法必須制度化,在商言商、在公言公,對員工的管理,要求就是要求,不能夠馬馬虎虎,自以為是慈悲,其實是濫慈悲、爛好人。真正的慈悲是使對方好,使對方得到利益;為了讓對方能得利,平常不會出紕漏,那麼嚴加管理就是需要的。
  
  或許剛開始有人認為老闆很兇、很壞,但老闆的動機是為他們好,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利益,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。同時身為領導人也要懂得教育員工,使他們能得到更大的成長及利益。
  
  關懷加教育就是慈悲,在這個大原則下,可以表現出各種不同的方法。例如我罵弟子是為了教育他,但也不能隨便罵,要罵得有道理,讓他感受到關懷。
  
  另外,凡所成就者,都必須結合眾人之力;一個公司要有前途,還是得靠員工的同心合力,單憑老闆個人是無法做到的。所以身為管理者,更應該以全體參與者 的利益為利益,需求為需求,如此大家方能有向心力。一個公司如果能為了共同的理念而上下全體一起努力,事業必定蒸蒸日上。
  
  因此我認為,只要有人就有希望,有人就要關懷、就要教育,這才是慈悲的管理。





七分努力三分福報
  
  世間的人之所以貪財,因為財富是安全的保障,是身分、地位的陪襯。古人說:「有錢能使鬼推磨」,可見拜金主義也非自今日才開始。
  
  財富的確可以帶來許多方便,尤其現在這個社會,一出門就要用錢,沒錢還真是行不通。錢財要緊,人人都很想發財,可是有句話說:「錢找人容易,人找錢 難。」又說:「錢四腳,人兩腳,怎麼追都追不上。」要發財,有方法、有腦筋,還不一定能求得到;明明採用同樣的經營方式,有人賺錢,有人就倒楣賠錢,這種 現象在每一個行業都時常看得到,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?
  
  其實,賺不賺錢,有一半要看經營者努不努力,方向對不對;另一半,就靠福報了。
  
  我有一位皈依弟子,在一家大公司當顧問,專門替人家賺錢,老闆靠他賺進大把鈔票。後來他想,幫人家賺錢,不如自己開公司,替自己賺錢。結果,一樣這麼 做,不但沒賺,還賠得一塌糊塗。後來想想,還是回去幫人家做事吧。說也奇怪,回到本行又是財源滾滾。過幾年,他又不甘心了,再度自組公司,結局還是一樣。 最後,他只好認了,乖乖領人家的薪水,出力幫人家賺大錢。
  
  在臺灣,這種人特別多。大家都想當董事長,當「某某大王」,不願意屈居在人家公司底下做事領薪水,看別人好像也沒什麼能耐,就能輕輕鬆鬆做老闆,賺很 多錢;事實上,一個成功的經營者,通常都有一套用人之術,還有準確判斷的決策力、堅定的毅力、覺察市場變化的敏銳度等等。當然,更要有福報才行,有聰明智 慧而沒有福報,頂多只能小賺一筆。
  
  我這樣說,也並不是把賺不賺錢,消極的歸因於有沒有福報,以此來反對年輕人自己創業。其實,我很鼓勵雄心萬丈的年輕人出來開創事業,但前提是要在可能 的範圍內蒐集資料,做好準備;若有五成以上的把握,那就去衝吧!失敗了也心服口服。如果事前沒下工夫蒐集資訊,前因後果都沒有盤算清楚,連一點把握都沒 有,空口白話說了一大堆,糊裡糊塗地自尋苦惱,那就怨不得天,也怪不得人了。






《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》